广东“新高考”落地三年,专业冷热如何“洗牌”?

来源: 南方+2023-08-19 05:54:16
  

又是一年高考录取完成时,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已送出。万千学子将带着憧憬和梦想,走进大学校园。

2021年,“新高考”落地广东。至今,高校招生录取实行“院校专业组”投档方式已有三年,“一校一分数线”变“一专业组一分数线”,专业冷热如何“洗牌”?

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学校优先”变“专业优先”

“暨南大学226专业组,624分。”“深圳大学232专业组,623分。”“暨南大学204专业组,609分。”

7月19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2023年高考本科投档情况,高考成绩622分的物理类考生马同学对照着表格,依次检索自己填报的院校专业组的分数线。尘埃落定,他被暨南大学204专业组录取,将入读心仪的计算机类专业。

“新高考”改变了高校招生录取方式。

此前,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以院校为基本单位,一校一分数线。“新高考”下,“院校专业组”的招生模式以一个院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每一个“院校专业组”有独立的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单位,考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填报一个或多个专业组,一专业组一分数线。

从“一校一分数线”到“一专业组一分数线”,考生们不再一味追求“名校光环”,越来越倾向于考虑国家战略背景、行业发展趋势、专业就业前景,专业的“冷热”重新洗牌。

“踩线”进985、211等名校的“冷门专业”,还是选择其他高校的“热门专业”?高分考生给出了答案,“学校优先”的选择,逐渐向“专业优先”转变。

2023年广东高考,考生走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

华南师范大学师范类文科最高分新生洪泳臻高考分数627分,排名广东第947名,将入读华师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师范)专业。他的分数本可以进入“985”院校,但在报考时坚定地选择了华师,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洪泳臻选择师范专业,离不开作为教师的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今年高考中,不少考生和洪泳臻一样,倾向于重点考虑自己心仪的专业,而不是“校名”。

物理类中,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专业组最高投档分671分;深圳大学软件工程(腾班)最高投档分647分;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创新班)最高投档分632分……不少高分考生放弃“985”“211”的名校选项,选择了“双非院校”的优势专业。

“名校光环”渐渐褪去。“新高考”下,高校如何把握“院校专业组”这种招生模式赋予学校的较大自主权,招收到更契合专业发展需要的生源,也考验着高校的办学能力、招生能力、治理能力。

计算机科学类、师范类、医学类“很热”

今年,计算机科学类专业成“大热门”。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人才强国等国家战略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作为需求增长型专业,就业前景较为乐观,就业薪酬较高,考生报考热度高涨。

暨南大学物理类专业组226包括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投出该校物理类最高分,最低排位12810位。

深圳大学物理类专业组232投档最低分623分,投档最低排位13330位,是该校物理类最高分,十分“抢手”。该专业组包括软件工程(腾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计算机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等专业。计算机类作为深圳大学的“王牌专业”,近年来受到考生青睐,投档最低排位节节攀升。

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物理类专业组252也投出该校物理类最高分,包含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

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

师范类专业也是“香饽饽”。在广东高校,师范类专业组投档线往往都超出非师范类专业组。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类、历史类投档分最高的专业组均为师范专业。整体来看,华师本科普通类(物理)集纳了师范类专业的专业组,投档分数均超过600分。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全部为师范类专业的专业组均在550分以上,而其他专业组投档分数线则多在550分以内。岭南师范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等师范类院校,只包含师范类专业的专业组,投档分数均比其他混合了非师范类专业的专业组高。

医学类专业也备受考生青睐。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被编排在专业组217,该专业组今年在广东的投档线为645分,在8个专业组中排名第二。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专业组最高投档分671分、最低投档分653分,创历史新高,最低投档排位为3258位。

新晋“双一流”大学的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录取分数均在600分以上,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两个专业最低录取排位均比去年有所提升。

在本科提前批,教师专项和农村卫生专项同样受热捧。这两个专项考的高分考生增多,录取最低排位整体呈现前进趋势。其中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教师专项物理类投档线最高分606分,广东医科大学农村卫生专项物理类投档线最高分615分。读书免学费、有补贴,毕业即就业、有岗有编,是这两个专项吸引考生的重要原因。

“在稳定招生规模242人前提下,学校农村卫生专项的生源质量逐年大幅度提升。”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介绍,学校农村卫生专项2021年至2023年录取最低排位依次为103614位、86970位、78669位,可见考生对学校临床医学专业的认可。

合作办学专业受青睐

近年,家门口“留学”的中外合办专业以及“曲线上本科”的三二分段等合作办学专业,成为考生青睐的“高性价比”选择。

今年高考招生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受欢迎。考生对国际化教育的期待与需求大大释放,排位攀升势猛。

梳理广东高校专业组投档情况可发现,中外(境外)合作办学投档线明显走高。入读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的物理类考生最低603分、排位24884名,比学校整体投档最低排位高出近1.3万名;韩山师范学院、岭南师范学院的历史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组最低排位均比去年上升近1万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年本科招生迎来开门红,录取最高分达678分。

考生不出国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际化办学资源,这有赖于中外合作办学数十年的建设沉淀。自纳入教育部统一管理、得到国家支持后,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不少广东高校陆续走上这条国际化赛道,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开设中外合办专业,有的还在校内成立了单独的二级学院,与海外大学共同举办。

“暨大是以经济学为强项的老牌高校,伯明翰大学在英国也是名校,四年后我可以获得双文凭。”暨南大学学生刘姝吟入学前就有出国深造计划,本科入读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成为高性价比的“跳板”。该学院成立于2016年,学生入学后同等享有两所大学的在校生资格。对于考生来说,这意味着不仅能拿到国内名校的“入场券”,还能在毕业时获得中外两所大学的学位证书,吸引力极强。

还有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与国外高校合办学院或专业。中外双方往往共同安排师资,提供教材、考核标准等,还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出国交换交流机会。学生充分享有两种教育资源,视野更加开阔,未来的选择也更多。

另外,具有独立法人性质的中外(境外)合作大学,也获得不少广东考生“投票”。作为首所香港与内地合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投档线取得显著进步,历史类、物理类最低排位分别比去年上升5432名、8510名。

广东拥有独特区位优势,不少港澳及全球高校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积极来粤办学,尤其合作大学与国际接轨更直接,在拓宽招生渠道、汇聚优质资源方面具备优势,承载了公众期待。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5所中外(境外)合作大学,占全国一半,形成了强大的教育融合发展“引力场”,持续吸引考生到大湾区求学。

同样具有“高性价比”之称的还有本专科院校的三二分段协同培养专业。在三二分段协同培养中,试点高职院校以单独院校专业组招生,单独编班,学生被录取后在专科学习3年,获专科毕业证书。通过转段考核进入对口的本科院校学习2年,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是“曲线上本科”的一种方式。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今年,该培养项目吸引了不少考生“弃本投专”,历史类三分之一的专业组投档最低分超本科投档分数线(433分),物理类约40%的专业组投档最低分超本科投档分数线(439分),可见三二分段培养项目的吸引力。

曾经的“香饽饽”专业“遇冷”

有热门,就会有相对的“冷门”。

“新高考”落地广东三年来,以院校专业组为招生模式,热门高校的冷门专业可能受冷落,冷门高校的热门专业也可能受热捧。

2023年广东高考本科批次投档。

今年,广东高考物理类453分、排位21万名的考生“捡漏”广州大学规划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组。与上一年相比,该专业组最低投档排位下降了15万名。

一时间,关于土木工程专业“遇冷”的讨论再次升温。

事实上,近两年土建类专业投档分数线“大跳水”的现象并非个例,如去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河南招生的投档分数从2021年的667分,跌到564分。

爆冷之前,是爆热。近20年来的基建热、房地产热,吸引了大量高分考生,也驱动多所高校新开设土木工程专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认为,如今土建类专业招生分数下滑,是传统土建类行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阶段性情况,折射了行业的周期性变化。

同时,近几年报考热度相对较低的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各类管理类专业,今年依然相对冷清。

广东工业大学投档线较低的232、233专业组,多为管理类专业,如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投档排位最低的204专业组,投档分数为496分,排位为148435名,包含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等多个管理类专业。

语言类专业在面对“逆全球化”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挑战中,也逐渐失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历史类、物理类今年投档最低分均出现在“小语种组”,专业包括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朝鲜语、泰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翻译、商务英语等。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类204专业组为该校普通类招生投档分数最低的专业组,包含日语、英语、俄语等专业。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类213专业组最低投档分为498分,排位145155名,包含英语、日语、翻译、商务英语等专业,是该校普通类招生录取分数倒数第2的专业组。

在近3年广东高考征集志愿补录的名单中,也常见土木类、管理类、小语种类专业的身影。

时代向前,专业也根据国家需要、市场需求,不断改革发展。不可否认,这些曾经的“香饽饽”专业,如今热度退潮,势能骤降。

不能局限于一时的冷和热

专业冷热,折射了什么趋势?“冷门”专业,还办不办?

“冷热背后,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变化。”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说,大学的专业设置与国家需求、社会职业分工相关,当需求旺盛时,自然会成为热门专业,反之就会遇冷。

卢晓中认为,形成冷门专业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高校专业设置缺乏宏观布局,当某个专业需求旺盛时,往往会出现“一窝蜂”办专业的情况,如商贸类、新闻类专业等。“人才需求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出现就业问题,就业难报考人数就会减少”。二是有些专业本身缺乏创新、不因时而变,跟不上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脚步,无法与时俱进,就会走向冷门。三是专业本身具有特殊性,如法医、解剖学等职业性质相对特殊的专业,往往不被青睐。

2023年广东高考,考生走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

对高校而言,冷门专业招生录取表现差,影响学校投档线的拉升,还要不要继续办下去?

“不能因为遇冷就不办,需要进行分析论证。”卢晓中说,冷门专业有两种,一种是偶发性冷门,可能由考生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造成。另一种是规律性冷门,即连续几年均在招生中遇到问题。

针对规律性遇冷的专业,卢晓中建议,要从专业课程设置、就业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研判其深层次原因,如近年来持续遇冷的小语种类专业,“当前国家强调区域研究,就需要语言类人才,但不能只有语言能力,要与该语言的服务领域、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一言以蔽之,冷热门专业的出现,受时代发展、就业前景、考生就业观念、个人兴趣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所谓的冷或热专业都是相对的,报考时是热门专业,也可能在毕业时变冷门,反之亦然。

“我毕业60年,这已经是经历的第三次土木工程大下马,前两次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周福霖说,没有永远热门的专业和行业,变才是最大的不变。他认为,不是土木工程专业落后于时代,而是土木工程从业者需要更新知识面、技能和创造力,土木工程专业院校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都是长期性的工作,不能局限于一时的冷和热。”卢晓中说,教育不是一日之功,办专业要看到更长远的社会需求,与时俱进。

【采写】南方+记者 马立敏 刘汉能 汪祥波 姚昱旸 厉思璇 黄锦辉

【图片】南方+记者 许舒智 张梓望 吴明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