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梗”不说话,童言真的“无忌”吗? | 睡前聊一会儿

来源: 人民日报评论2023-08-25 16:56:37
  


(资料图)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晚上好。前段时间,一条关于小学语文老师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网络烂梗”的短视频引发热议。因为发现班上不少同学热衷讲“网络烂梗”,一位老师便专门组织班会,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来提醒同学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用语。在为老师的做法点赞之余,不少人也对报道中提到的“网梗”究竟会怎样影响青少年儿童产生了担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随处可见有关“网络烂梗”的讨论。有网友面对“老6”“背带裤”等新一轮“网梗”惊呼“看不懂”,表示“一听就‘血压飙升’”;也有网友联想到曾经流行的火星文、谐音梗,认为网络用语的产生和消退有其自身特点,一时的流行无需过度焦虑。然而,当小学生将“拴Q”“芭比Q”写进作文,可以说,正视“网络烂梗”在“童言无忌”中的负面影响,为青少年儿童培养对网络用语的“判断力”,已经成为一道必答题。网络用语是为了在虚拟空间快捷方便轻松交流而产生的,表达方式可谓“包罗万象”:有哏的笑点、天书般的缩略语、无厘头的“空耳热词”、玩家才懂的“游戏黑话”、综艺名场面的“热门弹幕”……网络用语,特别是其中作为“梗”而流行的热词热句,因其戏谑、夸张、反差、跳跃的风格,时常溢出网络空间并融入日常言语表达,成为人们“生活在媒介中”的生动例证。在这当中,青少年儿童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一旦无分辨地接受、记忆、表达中参与复制“网梗”,就容易成为“网络烂梗”的“易感人群”。一项调查显示,约八成的家长发现孩子讲过“网络烂梗”。相比上网接触,孩子身边的同伴成为一些“烂梗”流传开来更为重要的来源,近七成的家长发现孩子在与同伴聊天、玩耍、聚会时经常讲“网络烂梗”。而根据一些在校老师的观察,无论是课堂、书写等场合里毫无关联地“玩梗”,还是课余交流中讲出带有粗鄙、恶俗、暴力字眼的“烂梗”,孩子其实未必全然理解表达究竟哪里“不规范”“不文明”。他们更多地将“玩梗”作为一种独特专属的“社交暗号”和情绪宣泄的“趣味载体”。家长师长的不明就里,同龄人间的从众跟风,成为孩子眼中求新求异、自娱自乐的特有“乐趣”。老师用“做有生命、会思考的蝴蝶,不做随风而飞的气球”引导小学生理解“网络烂梗”。有研究认为,过度沉浸在“网络烂梗”中的青少年儿童,其自我认知、自我表达和自我塑造有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在书面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之时,过度“玩梗”不仅会破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与丰富性,也会对文本理解能力、人文素养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而当“玩梗”玩成一种习惯,网络用语自带的戏谑、夸张等风格还可能导致青少年儿童在自我表达、价值取向上剑走偏锋,给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另外,此起彼伏的“网梗”实际源自无穷无尽的网络空间。倘若青少年儿童过度沉迷其间,致力于成为造梗玩梗的“弄潮儿”,可能会在理解力、自制力尚未达标的年纪就早早卷入娱乐文化、游戏世界的浪潮,为个人的成长之路带来更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对个人来说,语言是品格、气质的一种体现,“一张口就暴露了你是谁,想瞒都瞒不住”。究竟是出口成章,还是“口吐芬芳”,都源自平日里的所见所闻、所言所感。因此,行为习惯养成在青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教育中格外重要。前不久,国家网信部门已经针对使用“网络烂梗”对未成年人进行侮辱谩骂等突出问题开展了重点整治。相比之下,学校和家庭更需要为孩子合力打造规范文明、向上向善的语言环境。一方面,不能完全杜绝网络用语,需要在同孩子的探讨中,一起对形形色色的“网梗”做好“阅读理解”、正误判断;另一方面,更要为孩子积极推荐适龄的口语和阅读素材,树立起“谈吐得体”的正面榜样,通过明辨是非好坏的自我判断,培养对于“网络烂梗”的“免疫力”。正如这名老师在班会最后提到的,“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纵观互联网浪潮的语言规律,绝大多数“网梗”注定会被人遗忘。当恶趣味掏空了词汇,当表达失去了意义,漂浮的“烂梗”终将只剩一片虚无。愿每名青少年儿童都能善辨网络用语的是非,涵养文质兼美的表达,挥动独立思考的翅膀,在充满阳光的数字世界里健康成长。这正是:玩梗有度,滥用成殇。文质兼美,方可共赏。大家晚安!(文 | 李忱阳)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